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塑机市场已成为全球塑料机械行业重要的增长引擎。
中国市场的塑料设备销售额从2008年的人民币349亿元增长至去年的494亿元。这一时期内,世界各地的供应商都寄希望于中国市场来帮助他们度过全球经济危机。
但新迹象表明,进口塑机在中国市场上正遇到一些阻碍,这对全球市场和行业来说是个重要的变化。这意味着,过分依赖中国市场的外国供应商可能会遇到麻烦。
首先,中国的注塑机进口额在2010年达到了62亿元人民币的高点。但此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去年的进口额为54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国产注塑机的出口额在逐步攀升,从2010年的39亿元人民币增至去年的57亿元人民币。
其次,中国塑料机械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注塑机进口下滑的同时,国产机械正在大幅夺取国内市场的份额。
在2008年的中国塑料机械市场总额中,进口和国产机器大致均分天下,其中进口占51%。
但到了去年,这一局面有了显著的变化。外国产机械占比仅为27%,而国产机器大幅增长,占比73%。
这一巨大的变化在2009年开始显现,当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都缩减了对在华塑料加工厂的资本投资。进口机器市场份额的下滑。
其一,跨国机械生产商在华建厂,以靠近市场并利用中国的成本优势。
这意味着,外国企业对中国塑机市场的实际影响力,要比27%这一貌似较低的进口数字要大得多。因为在华外资制造或组装的机器的核心技术目前仍来自国外。
其二,中国产设备本身正在日益提高质量,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逐步提升。这是我在采访时,国内外企业共同提出的一个看法。
举例来说,在今年的韩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上,一些韩国企业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今年,中国注塑机生产商在该展会上的参展数量比以往大大增加。
中国塑料机械市场总值去年下滑了3.5%(相当于18亿元人民币),至494亿元人民币。但一半以上的下滑来自进口设备,一些外国机械生产商也承认,中国作为出口目的地的吸引力正在减少。
在发布德国塑料与橡胶机械行业2012年业绩时,德国塑料与橡胶机械协会指出,对中国以外的亚洲其他市场的兴趣日益增加。
"东南亚--尤其是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销售额显著增长,而中国和印度的销售在下滑",该协会主席ulrich reifenh?user说。
对这些统计数字还有另外一种有启发性的看法。海天总结了中国行业数据、德国数据和其他资料,在3月发布了一项分析,显示在2007-2011年间,中国取代了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塑料与橡胶机械生产地。
在2007年,德国以全球24.7%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而中国排名第二,占比为15.9%。到2011年,数字发生大幅逆转:中国为30.5%,德国为22%。
排名第三、四、五位的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的全球市场份额也均有所滑落。
发达国家的机械生产商很显然在技术上占据优势,而且拥有技术娴熟的劳动力。
举例来说,全球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商、奥地利的恩格尔控股公司称,中国仍是其在亚洲最大的市场,而且即便中国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对高技术机型的需求仍在继续攀升,因为中国塑料制品企业希望升级到效率更高的机械设备,以抵消国内劳动力薪资水平快速上涨的压力。
总体来看,这些数字确实显示出,全球塑机业正在发生大规模的转移。即便生产成本的上涨削弱了中国在较低端制造领域的总体竞争力,但在塑料制造方面,中国正在从低成本制造国家发展成为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出口机械。
展望未来,一些行业管理者也认为,将会出现一些集聚效应,为中国带来更大的推动力。现有的区域集群,比如宁波周边地区,上海苏州一线,以及珠三角,正在进一步发展。问题是,这是否会推动进一步的发展和更多的本地创新,经过积累后,形成可与全球顶尖的资本设备生产地相抗衡的高端制造中心。
从行业演变角度来看,20年前的日本无疑拥有天下无敌的制造业,在当时名噪一时。而今天的中国面临着独有的挑战,比如对出口过于依赖,以及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以推动增长。
最近五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期盼未来五年会带来更多令人惊喜的发展。
时间会证明一切。